最近,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继双汇“瘦肉精”事件后,上海“染色馒头”、“牛肉膏”造假牛肉、过期面包回炉再造、毒豆芽、“猪肉浸泡硼砂假冒牛肉”等相继曝光。温家宝总理日前就直斥,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不仅如此,各地政府监管不到位和不作为甚至故意沉默的作法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
监管问题出在哪
在此次出现的“牛肉膏”事件中,广东省质监部门宣称,在食品加工环节至今未发现有“牛肉膏”造假牛肉现象,但在消费市场,有广东餐饮业人士就爆料称,不少小餐饮店内就有以猪肉或其他肉类添加“牛肉膏”造假牛肉。
据媒体报道,合肥市某饭店的闫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有一些饭店或卤菜店用“牛肉膏”来使不新鲜或变质肉变得口感鲜美,掩盖变质气味。另一位餐饮老板说,有的烧烤店为节省成本,也利用“牛肉膏”、“羊肉膏”等添加剂,将猪肉冒充牛羊肉销售,赚取更多利润。
对此,相关监管部门也感觉无奈。目前我国监管食品的部门仍然是分段管理,其中农业部门管农产品,质监管食品加工环节,工商部门管流通领域,餐饮又由卫生部门监管。在分段管理中,“老大难”问题至今未解决,比如目前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监管仍然存在着盲区,存在“交叉管理无人真管”的空白和监管手段缺乏等问题。
如何对小作坊小个体小企业进行监管?
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我国庞大的“小作坊”、“小摊贩”存在使监管难度更大。质监部门有关人士指出,由于国情所致,包括流通、餐饮、生产加工等各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小作坊”,其中广东省内生产加工环节的小作坊就有6000家。
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这些食品生产经营的“小散户”本来就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目前国内小作坊量大,而且缺乏明确的监管法律。由于没有统一的专门性的监督管理办法,各省市县政府自行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有的归城管,有的归食药监督局,还有的归卫生或者质监部门,管理主体的不同,带来了目前对小作坊和小食品摊贩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监管漏洞。
质监部门有关人士指出,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对小作坊、小摊贩的管理应由地方立法,然而到目前为止,监管链条的各个环节对小作坊的管理均没有出台相应的法规。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广东目前正在制定针对小作坊的相关地方法规,估计今年我省将会预备立法。
企业责任薄弱,企业违法成本低,制造业恶化和经济危机的影响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现,主要是商家受利益的驱使,整个中国的市场诚信缺失所造成的。他认为,“集中突击式的抽检和清查,只管得了一时,治标不治本。只有建立长效和常态的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拉紧食品安全网,重塑消费信心”。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乳业资深人士认为,在监管方面,政府的思维方式应改变。目前,政府只注重监管,而忽略了对企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正确引导。其次,在我国,企业违规成本太低,对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大。据其介绍,在欧洲国家对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企业往往采用“重锤”打击,高额的处罚让企业不敢轻易动“歪脑筋”,而国内的问题厂家每次接受轻度的惩罚后,受着高额利润的驱使,继续生产问题产品。
据分析,企业在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用过期的、不合格的原料来维持利润,而监管不到位,执行不力和惩罚力度低,曝光度少等因素,使得违法成本比较低,大多数食品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违法情况。
学习德国日本等国外的科学监管机制
被称为“拥有世界上最严格食品安全制度”的欧洲,也难免出现疏漏。前不久,德国二恶英饲料污染事件持续发酵,刺激了食品安全这根敏感的神经。然而从事件的源起、曝光到相关处置,德国并没有爆发大规模食品安全问题,而欧盟应对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紧急措施,也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作为国家粮食局的专家,本文作者在德国亲身感受到,德国食品赢得民众高度的信任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德国联邦政府采取严格措施、广大企业注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风险防范的必然。
德国人对本国生产的食品很自信,甚至充满自豪。德国食品赢得民众高度的信任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德国联邦政府采取严格措施、广大企业注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风险防范的必然。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