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行业资讯

北京拥堵初现曙光三运营商全面参与智能交通

2011-01-21 15:21:42 来源:交通技术网 责任编辑: yydcps 收藏本文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环型线圈检测系统、微波检测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等。这些系统可对快速路和主干路实施全天候无缝监视,但覆盖范围有限。同时,北京市也开拓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即依靠安装有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的普通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警车等)的信息与交通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交通信息采集------


  “做好传递者的角色,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运营商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细化,关键是实现便捷、有效。”季常煦表示,一方面在新的系统,运营商应按细分区域对拥堵信息进行分级再将这些信息进行传送;另一方面,运营商应将发送对象具体化,先收集某一区域的拥堵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这一区域内的出行者。


  季常煦认为,与动态信息发送相比,指示牌类的静态信息传递方式更有效,也应该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需要发力的部分。记者获悉,北京移动目前正在此领域加大拓展步伐。


  在技术之外,信息发布源的不统一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北京交管局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掌握着路面车辆信息;另一方面,道路施工等信息则由北京市交委掌握,这就有可能出现信息传递不一致或不准确的情况。


  “智能交通的信息分散,使得智能交通管理存在着一个个信息孤岛。”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史其信教授表示。事实上,运营商的特性,使得其有能力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公共平台,这无疑需要政府统一规划。


  董德存表示,三大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而其基础则都是信息的采集,在此领域运营商的物联网业务有着很大的潜力。他分析道,目前10%的主干道承担了80%的车流量,因为整个系统对主干道的信息很了解,而对支干道的信息不够了解。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环型线圈检测系统、微波检测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等。这些系统可对快速路和主干路实施全天候无缝监视,但覆盖范围有限。同时,北京市也开拓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即依靠安装有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的普通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警车等)的信息与交通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交通信息采集。


  一方面,运营商的视频监控业务在此大有可为,如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中国移动的千里眼和中国联通的鹰眼。而在推广使用传统视频业务采集信息的同时,运营商还可以利用公交系统车辆实现对信息的采集。例如,此前,北京的一些公交车已经在车身上安装了摄像头,采集其他车辆的违章信息。在采集信息之外,智能公交建设是运营商另一个大市场。“智能公交将实现3G规模商用,公交已成为运营商拓展3G行业信息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董德存指出,智能公交市场将会由多家运营商共同分享。


  另一方面,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在发展智能汽车。例如,中国联通已与国内主要的汽车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将规模推出3G智能轿车。这些加载了3G模块和大量传感器的汽车均可作为智能交通的控制手段,中国联通总工程师刘韵洁表示,“汽车传感网络的规模使用将大大改善交通现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