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行业资讯

北京拥堵初现曙光三运营商全面参与智能交通

2011-01-21 15:21:42 来源:交通技术网 责任编辑: yydcps 收藏本文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环型线圈检测系统、微波检测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等。这些系统可对快速路和主干路实施全天候无缝监视,但覆盖范围有限。同时,北京市也开拓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即依靠安装有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的普通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警车等)的信息与交通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交通信息采集------



  三大智能系统的建设同时将推动车载智能终端市场发展。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董德存对记者表示,智能系统建设需要对原有的车载终端等进行改造,在北京市规划中,“十二五”期间,用户服务和引导公众出行的车载导航、移动信息终端等也是发展的重点。“因此,这对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可开拓的市场。”


  信息发布要2.0


  那么,运营商应如何推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并获得自身更大发展呢?


  “目前北京道路完全能够满足500万的车辆保有量,北京的车辆保有量实现千万级才配得上首都称号。”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季常煦对记者表示,北京交通拥堵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车多或是路少,最根本原因是管理系统对路况信息传递不畅。


  在三大系统中,相比计划新建的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和停车泊位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北京早已有之,信息有效传递的需求,使得其成为需要首先升级改造的系统。


  运营商也早已参与了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运行。在北京移动“1-3-9”北京无线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交通领域隶属于其九大城市信息化应用范畴。此前,北京移动与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合作推出了“掌上交通指南”个性化交通信息服务,用户可通过短信、手机上网和拨打12580三种方式掌握路况信息。据了解,目前12580路况查询业务累计发展用户已近200万。


  “原有的信息发布系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尽快升级。”季常煦说,新系统建设重点是做好每一个细节。


  季常煦分析道,目前运营商以手机短信或邮件等形式参与动态信息的传递,实质上没有考虑到出行者的实际情况。“用户由于要开车并不一定会收取信息,传递也就无效了。”他说,此外,运营商无针对性统一发送信息,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面前这些信息多数也是无效的。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