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行业资讯

从一部电话机到网络全国覆盖 “人民的110”走过风雨25年

2011-02-22 15:11:00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周斌 责任编辑: cpslili 收藏本文
从一部简单的电话机到高科技合成化接处警系统,从一间日常值班室到重大警勤务活动的指挥调度中枢,从个别城市尝试到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农村、乡镇和草原、海疆……自1986年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建立第一个110报警台以来,我国110已经走过了25年的风雨历程,目前110报警网络已覆盖全国各个角落。

  急调四川省成都市150名消防特勤、150名特警,携带全套救援设备,摩托化开进;就近急调帐篷、发电机、折叠床、睡袋以及应急通讯设备等物资,交甘肃省公安厅统一调配使用;命令云南边防部队250人,其中50名边防医疗队员,做好增援准备……这是2010年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事故发生后,公安部指挥中心里的一幕。屏幕持续反馈现场动态画面,电话铃声不断响起,一线报告不停地送来,指令接连发出,110民警们昼夜坚守在这里。

  “随着110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110在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救援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枢纽作用。”程人华评价说,无论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还是在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灾害的救援工作中,各地公安指挥中心110视灾情为命令,全警动员,根据各级领导的指示、部署,积极协调、调度有关警种、单位全力投入救援工作,充分发挥了协调指挥和装备调用作用。

  “5·12”地震发生后,公安部指挥中心按照部领导指令,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相关地区公安指挥中心,短期内从全国共调集近2万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646辆消防抢险救援车、158套生命探测仪及20余万件(套)破拆、切割等抢险救援特种器材投入救灾。警力投入之多、范围之广、集结速度之快,在中国公安工作历史上绝无仅有,为最大限度抢救生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全面展示出中国公安指挥、协调及动员机制的建设水平。

  而类似下面一幕则时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2010年6月15日,一辆满载柴油的油罐车行驶至121省道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发生侧翻,车内柴油发生泄漏。盱眙县公安局110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指令消防大队、交巡警大队、事故地派出所等有关警种前往处置,并及时通报县政府有关部门。事故最终被妥善处置,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内外监督规范执法

  程人华说,为了保障110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应急救援这三大功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持之以恒地开展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推动110接处警工作不断发展进步。

  据介绍,许多地方通过对110接处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全省范围内110接处警系统的无缝对接,接处警流程、运行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固化、优化,全部110接处警信息均通过平台汇聚流转,省级公安机关实时对全省警情数据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动态监测、督导督办,确保了基层单位对110警情的及时、有效处置。

  山东、重庆等部分地区为一线110处警民警全部配备单警装备,按需配备录音录像等现场执法取证设备,既记录了执法对象的行为,也记录了执法者自身的行为;既固定了现场证据,也约束和保护了民警。

  除了开展上对下监督、内部自我监督之外,110还承担着对其他警种执法进行监督的职责。按照《110接处警工作规则》规定,民众如发现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有违反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等行为,可以拨打110进行投诉。

  “回顾这25年的发展历程,110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辛勤付出。”程人华感叹道,25年来,110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暖民心、体民意的一项重要工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公安机关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一种精神。

  当然,民众也不会忘记,接警员那沉稳、细致的询问,处警民警迅速、及时赶到的身影。危难时刻出手,110无愧于人民保护神的称号,“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的美誉已深入人心。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关键词110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