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华认为,各地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研发出一些切合当地实际的装备。这几年青岛从实战角度出发,自己研制开发了许多装备。比如全国首创“流动警务室”。
“流动警务室”是一辆环保的电瓶车,开动起来时速在20公里左右,每辆“流动警务室”上共安置了5个摄像头,除了车四周的情况都在监控范围内,车内执勤民警的办公情况也都被记录下来。车内电脑、打印机、急救箱、监控器等一应俱全,完全能满足处置一般的警务需求。
据介绍,在案件高发区如人流密集的商贸中心、旅游景点等地设立“流动警务室”,可以大大提高见警率,并在治安案件处理中实现警力前置,有效地进行阵地控制,对违法犯罪行为也起到震慑作用。在便民服务方面,为市民指路,向市民介绍报案、立案程序,接受市民法律法规方面的咨询等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秦剑平建议,研发部门应多为民警着想,在设计警用装备时切合实际情况,服务实战和一线。“比如单警装备,可以多考虑一些季节之间的差异,冬夏区别开来,种类、体积、重量做一些调整等等。考虑到夏天热的因素,在一些小细节上可以做一些改变,比如皮带镂空制作。”
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局局长郭维国认为,结合反恐工作实际,应当多研发一些非杀伤性武器,“就是类似于催泪弹的这类装备,可以让人丧失反抗能力,从而有效控制现场并且不会伤害到当事人”。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