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行业资讯

网络数字监控系统构架及其未来发展分析

2013-03-18 15:16:08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责任编辑: sillyna 收藏本文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各类视频压缩编解码器、硬盘录像机逐步被图像监控建设所采用。依托于TCP/IP网络的数字监控系统和以往矩阵加光端机的模拟监控系统开始并存了。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各类视频压缩编解码器、硬盘录像机逐步被图像监控建设所采用。依托于TCP/IP网络的数字监控系统和以往矩阵加光端机的模拟监控系统开始并存了。但伴随着图像监控系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图像监控系统用户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瓶颈,就传输和交换环节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在实现模拟图像到数字图像的转换中,不以牺牲图像的质量和产生较大的延时为代价;


  如何保证高画质图像长距离、多级、多拓扑结构的无损传输;


  如何提高光缆的利用效率,利用统一传输介质进行以图像为主的多种信号的混合传输;


  如何实现对图像监控系统各个环节的有效网关。


  发展方向分析


  在2000年前后,众多与图像监控相关的产品供应商、集成商和用户,似乎找到了解决以上各问题的方法,将一切交给网络来解决。当时几乎所有的声音都认为网络将发展得比大家能想像的速度还要快,其速度从10M、100M、1000M(1G)发展到目前的10000M(10G),可以说整整扩充了1000倍。的确,网络的发展速度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将所有的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信号都交付给网络来进行传输,“多网融合”成为大家一致公认的发展方向。短短的2-3年时间,大量的编解码器厂家出现,纯数字压缩编解码的图像监控系统不断涌现。但是,随着大量纯数字图像监控系统的上马,大量问题也随之出现:


  图像质量下降;


  图像切换和PTZ控制延时的产生;


  图像质量和有限带宽的矛盾;


  图像流和数据流的冲突;


  和原有模拟监控系统的整合问题;


  大量图像压缩上网可能导致的数据风暴和网络瘫痪


  究其本质,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目前的纯数字压缩应用所依赖的网络条件有关。首先,更高带宽的网络系统,如万兆网等系统应用刚刚开始,自身的稳定性还需要更多的考验,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当初的预期;其次,目前的TCP/IP协议当时是为数据传输来制定的,创立之初并没有为流媒体提供单独优先级的通道划分,它无法为保证某项业务划分专用通道,而视频等流媒体信息对带宽的占用和实时性的特质,导致它在TCP/IP的基础上传输的时候一旦数据丢失,无法弥补。而据说可以解决流媒体传输问题的IPV6协议,虽然在协议层可以解决该问题,但是协议的产品化配合问题,由于牵涉到巨大的现有网络投资和众多厂商的配合问题,笔者认为在5年内还很难有根本性推广。


  虽然如此,但目前矩阵加光端机的传统方式也有其弊病存在。首先,三级联网以上联网图像信号衰减急剧上升;其次,图像信息交换的数量越大,占用的光纤资源就越多,对视频矩阵规模(输入、输出口数量)的要求就越高,造成视频矩阵大幅度扩容,增加建设成本;另外,依靠光端机的视频联网联网方式,联网信号固定,利用效率低下,无法灵活共享,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有一种节省光缆投资、获取实时图像、可实现多级联网而没有信号质量衰减的解决方案,而且该方案如果能在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同时附带提供其他信号的传输,节省用户传输资源,将更加完美。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