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清尚未达到智能化应用需求
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当前中国的安防智能化的现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安防项目上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
据了解,全球一些专业的IVS研究厂家,像美国的ObjectVideo、Vidient等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一度造成外国厂商独占国内智能视频分析市场的局面。最终因其技术与中国国情的差异性,无法真正渗透中国市场。而国内的一些智能视频分析厂家多数能够识别的行为特征仅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场合。如目标跟踪、越界等,主要应用于像看守所、监狱、地铁站等相对固定的应用场景,而在针对社会层面的监控环境中,因监控场景的复杂和多变性导致监控的稳定性大打折扣,而以报警事件准确性为评价标准的智能监控产品也因此而突显了其应用局限性。因此,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据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技术难满足应用需求。智能视频分析算法的局限,在理想环境下才可实现其全部功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初步实现较简单的功能。无法完全消除误报的影响和特征识别技术对画面要求高依然是困扰智能化应用的技术难题。二是行业化应用造成的研发难度。视频分析技术及功能极其多样化,不同行业、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不一样,这就注定了视频分析产品不可能成为像摄像机一样的通用型产品。三是标准难于统一。跟网络视频监控产品相似,智能视频分析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义和相关的标准,导致智能化产品集成的难度。
“非高清不智能”,高清高画质为监控智能化的分析识别提供了可行条件,但高清并不等于智能化,智能化还需在技术、研发及标准统一上实现突破。
智能需求推动高清应用
据了解,当前高清监控典型应用解决方案很多,其中主要以高清的扩展智能应用等为典型代表。
高清的扩展智能应用主要有车辆识别,较高的分辨率带来更高的视频分析准确率。例如,长虹电子系统推出的嵌入式车辆识别系统,通过安装百万高清摄像机,保证图像高清。系统从摄像机收到AV模拟视频信号以后,立即通过DSP座车牌识别处理,并通过以太网络及时地把识别到的结果及拍摄到的照片一起传送到后端控制中心。利用中心管理软件,一台电脑可以同时管理16车道的车辆识别。
据了解,另外一个高清的扩展智能应用是手术远程会诊。“手术远程会诊高清监控系统”是基于IP网络的医疗行业视频监控应用系统,可涵盖多项远程医疗子系统。手术远程会诊高清监控系统的特点是拥有真实细腻的高清图像。采用了百万高清监控解决方案,可以使手术图像的采集、传输、播放到最后的存储,可实现1920×1080的高清分辨率,比传统的模拟画质清晰4-8倍。色彩还原完美,清晰再现手术真实画面,并完美记录手术细节。
毋庸置疑,高清可拓展智能应用。而由于智能化可以在现实应用中极大地满足用户安防需求,较之传统监控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也大大推动了对高清的需求。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