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技术趋势

网络监控中IPC视频编码技术解析

2012-08-01 09:28:08 来源:中国安防 责任编辑: liuzhenzhen 收藏本文

 

  三、编码标准应用的判别与分析

 

  当前行业主流的编码算法有MPEG-4和H.264,MPEG-4和H.264谁将主导网络摄像机的视频编码?MPEG4压缩技术可获取清晰度较高的视频图像,而且可灵活设置每路的视频清晰度和压缩帧数,并且压缩后的画面还可任意剪接。但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一是丢帧现象严重、实时性差,在保证每路都必须是高清晰的前提下,很难完成实时压缩;二是压缩效率低,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占用大。而H.264引入了面向IP包的编码机制,有利于网络中的分组传输,支持网络中视频的流媒体传输,支持不同网络资源下的分级编码传输,从而获得平稳的图像质量。H.264可以在更低的带宽下实现 720P、1080i/Pd的广播级高清视频分辨率。目前;网络摄像机基本上都采用的是H.264编码芯片。但这不是说任何厂家网络摄像机的H.264算法都是好的。因此,要对网络摄像机编码算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以免进入误区。如果仅关心是否采用了H.264,认为两个厂家的MPEG编码模块都实现了H.264,那么它们就会一样好。事实是,H.264标准包含一个很大的算法集合,如MPEG-1、MPEG-2、MPEG-4都是它的子集。要实现所有的算法计算量很大,目前还没有一个芯片能实现所有算法。而设计H.264编码芯片的过程实际上是要根据芯片的运算能力,在H.264算法集合中选择算法子集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图像领域里面的主观评价法来判别编码芯片和编码算法的好坏,如通过调低码率(比如几十kbps或一两百Kbps),调整图像的运动量,察看图像有没有丢帧、有没有马赛克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的程度来判断芯片的好坏。

 

  四、应用情况

 

  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视频监控系统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因此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应特别注重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往的监控系统常常采用模拟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的监控模式来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等,这种模式通常应用于近距离部署。如果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事件,监控数据将会很有可能被损坏。而网络摄像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监控模式,这种模式以网络为纽带,将数据的编码与存储分开,采用专门的数据存储设备,可实现远距离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且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苏州世博安保各“护城河”检查站采用了大量的网络摄像机,这些网络摄像机被安装在苏州到上海所有重要检查站,且监控中心设在上海和苏州,其数据存储可以实现放在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几个地方,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大大方便了监控系统的查看、指挥和调度。

 

  目前,网络摄像机被广泛的应用在交通、金融.电力、港口及重要场所。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