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民航飞机的恐怖活动是人类航空史上主要的犯罪形式。1930年2月,秘鲁发生的第一起劫机事件发生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生劫机事件1000多起。劫机事件与劫机成功率几乎是各50%。尤其影响最大的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可以说其影响力为国际航空犯罪之最,以民用航空器作为类似于空对地导弹的这样一种劫机方式开创了一种新的航空犯罪的形式。我国自1977年6月16日发生于乌鲁木齐到哈密的班机被歹徒张云楚劫持事件到目前为止,共发生劫机事件50起其中得逞15起,占总数的32.07%。劫机成为航空犯罪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成为影响民用航空安全的最主要的非法人为因素。笔者将对劫持民航飞机的这种航空犯罪做以分析与认识。
一、国际劫机的特点
劫机在所有的航空犯罪中是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用高科技装备的现代化航空运输工具为人类提供了最迅捷的交通工具,随着大型宽体客机向高速度发展,其属性中的天然弱点暴露出来,劫机者只要以暴力或暴力威胁挟持飞机中的工作人员,便很容易控制飞行中的客机。加之,航空活动的国际性,承载旅客的国际性,载客量越来越多,也容易为恐怖分子所利用。劫持民航客机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对中外劫机案例的大量分析,国际上劫持飞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个历史阶段的劫持飞机都与这个阶段的国际关系、民航安全防范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密切相关。
1,劫机的目的多样化。40-50年代劫机的目的绝大多数是一些东欧国家的年轻人因羡慕西方的生活方式,把劫持飞机这一快捷交通工具作为外逃的一种途径。1947年至1953年间发生22起劫机事件,其中就有20起是由东欧国家被劫往西欧国家的,占同期劫机数的87%。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以后,劫机事件的政治性越来越强,劫机成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劫机的数量猛增,劫机的政治色彩浓厚,对劫机事件的处置难度也就越来越大。70年代以后,以经济目的而劫机的事件不断发生。这类劫机事件多发生在西方国家,尤以美国为甚。70年代后期开始,以制造恐怖活动为目的的劫机事件不断发生。这类事件有的是由民族宗教主义组织策划,以报复某个国家或政党,有些是由恐怖主义组织集团策划,以制造影响,要挟政府,报复社会。
2,劫机的方式多样化 劫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呈现由个人向团伙集团化发展的趋势。犯罪团伙、犯罪集团的劫机不但比个人劫机危害要大得多,而且给反劫机方面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而劫机犯罪的得逞率较高。从已经明确劫机方式的836起劫机事件中,个人作案的有465起,占55。6%,得逞191起,占41%,团伙作案的有371起,占总数的44。4%,得逞283起占76%,可见团伙作案比例虽少但得逞率却高出将近一倍,从近二三十年的劫机发展趋势来看,团伙劫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3,从劫机所使用的犯罪工具来看,由传统的使用武器刀具向易燃易爆和讹诈劫机方向发展。以70年为转折点,此前,劫机者多是使用武器、刀具等作为劫机工具。此后,由于先进的安全检查设备在全世界各机场的广泛投入使用,加之各国对乘机旅客和行李物品的安全检查的加强,迫使劫机者改变手段,有的使用隐蔽性较强,不易被检查出来的非金属易燃易爆和危险性溶液劫机;有的甚至没有带任何武器,谎称携带炸药,使用假武器讹诈,进行劫机。这类劫机案例数量增加较快,70年代占同期的31%,80年代增加到了38%。
4,地面劫机呈上升趋势。从劫机总数来看,地面劫机所占比重不足10%,但从1985年以来逐渐上升,以1986年和1987年两年间发生的17起劫机事件来看,地面劫机占6起,占这一时期的35.3%,从总的情况看,地面劫机是一个新方向,给机场的全封闭管理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更严的要求。 5,劫机的手段智能化隐蔽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多功能的安全检查设备在世界各地机场的广泛使用,使用金属武器刀具,采用一般手段劫机越来越困难,因而劫机者也就随之改变了携带违禁物品的方法和劫机的手段,劫机者藏匿携带违禁物品的方法手段变化多端,智能化成分在增加。
二、我国劫机的特点
我国发生的劫持飞机事件存在着与国际劫机相类似的情况,但也呈现出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点,与我国的基本地理分布和历史遗留问题紧密相关,无论是从航线分布上和劫持飞机的目的地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说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机事件集中发生在沿海沿边的航线上。劫机者为了达到劫机的目的,对实施劫机多进行周密策划,从所发生的劫机事件看,多数选择靠近台湾的厦门、广州、福州、深圳的沿海沿边航线。1977---2007年6月的48起劫机事件中,发生在飞往厦门或者厦门起飞的航班上就有15起,占总数的31.2%。
2、劫机的目的地多选择台湾。1977年-2007年6月的48起劫机事件中,劫机犯胁迫机组飞往台湾的占34起,占总数的70.8%劫机分子有的是对现实不满,为满足个人欲望,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有的是刑事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有的是向往海外境外的生活;有的纯粹就是法盲,意气用事,激情犯罪。
3、劫机犯罪者中中青年居多。1977年-1999年7月我国发生的46起劫机事件中涉及犯罪嫌疑人61人,这些人中男子55人,占总数的90.16%,除一人50岁(精神病)外,年龄都在45岁以下,占总数的88.5%,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44岁,这些人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好逸恶劳,贪图享受。
4、内部人员参与劫机犯罪。随着地面和机上安全保卫措施的加强和日趋完善,劫机的难度无疑加大了,于是犯罪分子就想方设法同民航内部人员拉关系,探听安全保卫方面的情况,寻觅可乘之机。1983年的“5.5”劫机事件就是机场领导泄密造成的,使劫机阴谋得逞。劫机犯金义兴利用飞行员身份携带武器上飞机,打死机长,其劫机阴谋险些得逞,1998年10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执行北京-----昆明----仰光航班任务的飞机被带队机长袁斌以及其妻徐梅以造成机毁人亡相威胁劫往台湾,造成很坏的影响。
5、劫机者手段阴险狡诈、凶恶残忍。劫机者多是亡命徒,为了达到劫机目的,都要事前经过精心准备,手段极其狡诈而不计后果,根本不考虑造成机毁人亡惨重后果铤而走险的。
6、劫机事件具有诱发性。劫机事件本身对社会就有很大影响,加之有些新闻媒体为了炒做效应,详细报道劫机事件的过程、方法和手段,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 “7.23”、 “10.23”、 “4.23”劫机案都是这样。2003年1月24日四川航空公司一架由重庆飞往成都的小型飞机机号为B3043,被一名歹徒手持引爆自制爆炸物,企图劫持飞机。他就是在此前阅读了报纸上刊登的有关劫持飞机的报道从而铤而走险的。
 
三、同劫机恐怖犯罪活动斗争的基本对策
劫持飞机的犯罪行为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也非常复杂,劫机犯罪往往都呈现高智商、高科技化的特点, 使打击劫机犯罪活动的任务日益复杂化, 打击劫机犯罪活动的难度也与日俱增。因此,在反劫机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国内外劫持飞机的基本特点,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方法,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开展工作,只有多种举措并行,才能达成实际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劫机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减少到最低。因此,我们认为反劫机工作大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建立健全反劫机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劫持飞机是严重的威胁国际民航运输的安全和正常经营的犯罪行为。针对劫持飞机事件的不断增加,国际民航组织先后在1963年9月、1970年11月和1971年9月制定了东京、海牙、蒙特利尔三个防止劫持飞机的国际公约。国际民航组织一方面敦促没有加入三个公约的国家尽早加入,另一方面还专门制定了安全保卫的规定建议和手册,并要求缔约国采取防止劫机的有效措施。针对爆炸飞机的事件的不断发生和造成的极其严重的后果,1989年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民航组织相继通过决议,呼吁各国加强合作,保证国际民航的安全,特别要防范使用塑性炸药和薄片炸药爆炸飞机的恐怖活动。1991年2月国际民航组织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会议,通过了《在可塑性爆炸物中添加识别标志以便探测的公约》。除了国际上有关航空安全的公约外,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在1996年3月、7月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此外,我国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反劫机保障航空安全的法律法规。各机场、航空公司等民航相关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反劫机的具体规章制度。从03年以来又根据形势的变化对以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2、劫持飞机往往都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因此,打击劫机犯罪活动是国际化的课题, 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劫机犯罪活动是一种跨国的有组织犯罪, 往往一起劫机事件危及几个国家的安全, 可能针对世界任何地方的目标。根据国际社会实践, 从几个方面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一是法律合作。1990 年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重申了《米兰行动》的有效性, 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有组织犯罪准则》。2001 年11 月,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全球努力打击恐怖主义的宣言》。为了惩治包括劫机在内的恐怖犯罪活动, 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秩序, 2001 年12 月29 日我国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 增加了同恐怖犯罪作斗争的条款和内容,结合我国实际, 从立法上体现了国际法和公约的基本精神, 它将有力地预防和遏制劫持飞机等恐怖主义的犯罪活动。二是司法合作。由于劫机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劫机犯罪的国际性决定了在反劫机的法律实践中离开了有关当事国的合作, 任何一个国家的刑事司法系统都很难顺利地进行追诉。有关反劫机反恐怖国际公约的签定, 是各国进行司法合作的法律依据。三是警务合作。要充分发挥国际区域合作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的作用, 加强情报信息交流, 把劫机犯罪活动消灭在萌芽阶段。
3、 建立健全高效的反劫机斗争机制。随着我国参与反恐怖合作任务的日益增多, 不排除国际恐怖主义对我们进行直接攻击的可能性。同劫机犯罪活动作斗争, 关系到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大事, 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 克服轻敌麻痹思想, 从战略战术上认真研究, 采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 通盘考虑, 标本兼治, 做到有备无患。坚持正确执行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努力消除民族分裂、极端宗教思想和活动赖以滋生和传播的社会基础。建立健全各级反劫机的安全保卫机构,健全反劫机工作机制, 加强基础工作, 提高反劫机斗争整体水平。为了保障民用航空的安全,民航系统都设立了专门航空安全管理部门,在国务院设立了国家处置劫机事件办公室,办公室领导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统一协调指挥全国的反劫机工作,各省市还设有反劫机领导小组,在民航系统内还设有航空安全办公室。完善民航机场航空公司的安全保障设施,加强民航的安全管理。我国机场对管辖的区域都划分了管理的区域,对机场实行不间断的监控。加强了信息和情报工作,与相关部门一道严密掌握敌情动态,了解社会治安状况,密切注视国际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动向。从组织体系上保证了反劫机工作的顺利展开。
4、加强民航的相关防范技术装备的投入,在候机楼内安装报警和监视装置,配备防爆罐,有的机场还安装有轻便式电感应装置和小型地面雷达,用来监视停放的飞机,如有人接近飞机,即自动报警。在全国所有的机场都配置了安全检查的X光机,很多机场在安全检查现场还有炸药探测的仪器,交运行李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造,行李分层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近年来,有很多机场还在安检现场装备了民航安检信息系统,对于队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空防安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建立严密的情报网络, 力争先期发现、掌握劫机恐怖活动动向并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劫机分子往往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预谋阶段, 其活动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一是坚持群众路线和专门机关相结合的方针, 千方百计加强情报工作, 获取可靠的深层次的情报信息。二是加强同国际刑警组织、各国警方的沟通合作, 掌握国际上的劫机预谋情报,了解已经破获的一些劫机案件的情报资料, 掌握劫机犯罪的新特点及打击劫机犯罪的新措施。研究是否具备串并案侦查的可能或其他方面的情况。因此, 我国警方要对国内外劫机情报加强综合分析, 调查核实, 将可疑分子监控, 跟踪缉拿潜伏的劫机分子, 将犯罪活动消灭在萌芽阶段。
6、加强民航空防安全工作的系统化建设。加强机场安检和重要部位的保卫工作。严密对乘客的安全检查, 杜绝劫机分子混入机舱,提高民航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 增加科技含量, 提高科技水平。如指纹识别、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加强民航工作人员的背景调查, 加强对重要城市、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对通用航空飞机的安全防范工作, 以防劫机恐怖分子劫持利用来播洒生化毒剂和细菌病毒, 进行生化武器战。 在加强地面相关的预防措施的同时,加强空中防卫和处置力量的建设,美国911事件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在飞机上配备了空中警察,在飞机上采取了一些反劫机的措施,比如加固机舱舱门,配备防化包等。一些国家还为民航客机安装了飞机防撞系统和防导弹的电子干扰系统。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地面处置劫机的应急救援的装备和人员以及相关规划措施的调整与训练。使民航的反劫机工作形成从地面到空中,再从空中到地面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7、在处置劫机事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置力量的建设。 组建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的特警部队。同时, 对所有机组成员实施定期复训, 使其熟练地掌握正确处理空中复杂情况的程序和险情排除的方法,制定反劫机突袭预案并且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演练和完善调整。在处置劫机事件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谈判专家的作用。用最小的代价求得劫机事件尽可能的和平解决。
劫持飞机与反劫持历来是民航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劫持飞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严重犯罪行为,危害性极大,美国911事件后,世界各国都把民航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世界各国已经把保证民航安全看成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维护民航安全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防止各类劫持飞机事件的发生,随着恐怖主义对民航安全构成威胁的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反劫机工作作为民航反恐的重要组成部分,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来打击民航领域的恐怖主义,维护民航安全。但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航领域的各类犯罪行为对民航安全构成的威胁仍然会长期存在,因此,民航领域的劫机与反劫机工作仍将是保障民航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