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例提要] 1985年11月24日,埃及“闪电”突击队为营救被劫持到马耳他卢卡机场客机上的人质,在谈判未果、劫机者开始枪杀人质的情况下,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实施武装营救行动。由于这次行动准备时间过于仓促,对机舱内的情况掌握不准,对劫机者凶狠残暴估计不够。对突袭所面临的困难预想不足,再加上制定计划不够完善,行动没有做到里应外合,从而导致大量人质伤亡,97名机组人员和乘客中有60人死亡、34人受伤。
一、劫持经过
1985年11月23日20时,埃及航空公司648次航班的一架波音737客机,载着91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从希腊首都雅典机场起飞,向埃及首都开罗飞去。客机起飞20分钟后,抵达爱琴海米洛斯岛上空时,空中小姐开始给每位乘客送饮料和报纸杂志,突然坐在前排4号座位上的青年站了起来,从衣袋里掏出手枪紧紧抵住空中小姐的后背。与此同时,坐在后排的2名青年也都站了起来,一个端着机关枪,一个举着手榴弹,大声喊道:“都不许动,把手举起来,飞机被我们接管了!”乘客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一个个都举起了双手,身子紧缩在座位上,不敢出声。就在这时,位于驾驶室附近的2名劫机者迅速冲进驾驶室,一只手举着开了盖的手榴弹,一只手端着打开保险的手枪,抵住机长加拉尔的脑袋喊道:“飞机被我们劫持了!我命令你飞往利比亚!”
机舱内,劫机者持枪威逼乘客一个个交出各自的护照,并按照不同的国籍给乘客重新指定座位。就在劫机者对乘客逐个搜身检查时,一名埃及随机保安人员突然拔出手枪,将一名劫机者打翻在地。其他劫机者立即赶来增援,这名保安人员终因寡不敌众而倒下,2名乘客也负了伤。在保安人员与劫机者交火中,子弹把机体打穿了一个洞,舱内气压急剧下降,空气变得稀薄起来。
机长加拉尔立即下降高度,并给每个乘客都配发了氧气口罩,飞机朝着利比亚飞去。机长加拉尔通过无线电与利比亚联系,但利比亚拒绝其入境,机长又同突尼斯联系,也同样遭到了拒绝,飞机只好在地中海沿岸来回盘旋,寻找可以着陆的地方。到了晚上22时,燃料即将耗尽的红灯亮了,机长加拉尔决定紧急降落在地中海中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卢卡机场。机长加拉尔通过无线电与卢卡机场联系,卢卡机场拒绝其降落。但是,648次班机还是不顾一切地冲了下来,迫降在机场的3号跑道上。
二、谈判未果
飞机着陆后,劫机者立即与机场指挥塔联系,要求给飞机加油,并扬言如不答应,每隔一小时就枪杀一名乘客。马耳他政府得知被劫持的埃及客机降落在卢卡机场后,立即通知了埃及驻马耳他大使馆,同时派保安部队封锁了卢卡机场。马耳他政府总理卡·米·鲍尼奇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决定:只要劫机者释放全部人质,就给飞机加油。22时40分,马耳他政府总理鲍尼奇和有关政府官员乘车赶到卢卡机场,总理鲍尼奇亲自登上指挥塔同劫机者谈判,但是,劫机者既拒绝谈判,又拒绝告诉他们将要飞往何处,只是一再要求给飞机加油。在马耳他总理营救人质的同时,美国、希腊、以色列、利比亚的大使和巴解组织的代表也纷纷赶到机场,试图从中斡旋,使人质获救。但是,劫机者不愿同任何人谈判,甚至包括巴解组织的代表,只提出要利比亚驻马耳他大使登机与他们对话。利比亚大使不敢贸然登机,只在机场指挥塔通过无线电对劫机者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利比亚政府的态度:由于发生了流血事件,利比亚不愿接受这架客机。深夜23时,劫机者同意让2名负伤的乘客离开飞机,随后他们又释放了包括空中小姐在内的13名妇女作为给飞机加油的一种回报。但是,马耳他政府坚持释放全部人质后才能给飞机加油,劫机者也拒绝释放其余人质,双方谈判陷入了僵持之中。
三、枪杀人质
24日拂晓,马耳他政府总理鲍尼奇最后一次与劫机者通话,但收效甚微,劫机者仍然拒绝释放人质。相反,或许是释放了部分人质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或许谈判让对方感到是一种拖延,劫机者逐渐变得急躁和恼怒起来。于是,劫机者开始翻乘客的护照,然后大声喊道:“哪两个是以色列人?”20岁的以色列姑娘塔马尔·阿尔茨和23岁的尼兹安·梅德尔斯松应声站了起来,她们以为是释放自己,迫不及待地离开座位朝舱口走去。当阿尔茨刚踏上舱口,枪声就在后脑勺上炸响,她尖叫一声,头部略微一偏,子弹从左耳呼啸而过。劫机者看她没死,又朝她身上连发数枪,阿尔茨倒出舱外。梅德尔斯松吓得魂不附体,瘫倒在地板上,劫机者把她双手捆绑起来,推到舱口一枪打死,并抛到舱外。此时,机上乘客个个都像掉了魂似的,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过了十几分钟,劫机者见马耳他政府没有什么反应,又点了3个美国人的名字:“帕特利克·贝克、杰基·布拉格、斯克雷德·洛盖堪浦”,3人应声站了起来,劫机者叫贝克往舱口走。贝克头发蓬乱,却神态镇定,他是美国生物学家,刚刚结束了在中东的休假,正准备回国。劫机者紧跟着他,还没到舱口,劫机者扬手扣动了扳机,就在枪响的一刹那,贝克一歪头,就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子弹只擦破一点头皮,但血流满面,也许他熟悉一些有关动物在抵御外来侵犯时装死的本能,劫机者命令2名乘客把贝克的“尸体”抬出舱外扔到草坪上,贝克深深地呼吸一口舱外清新的空气,顾不上摔得疼痛,爬起来就跑,在大难中拣回了一条性命。但杰基·布拉格和洛盖堪浦却没有贝克那样走运,杰基·布拉格负了重伤,洛盖堪浦当即中弹身亡。劫机者在大开杀戒之后,见机场仍无反应,就通过无线电向机场指挥塔发出警告说:“我们已经杀了5个人了!如果一个半小时之内再不给飞机加油,我们还要杀人!”一时间,恐怖笼罩着整个机舱、机场和人们的心。
 
四、营救部署
就在劫机者大开杀戒、枪杀人质之时,埃及政府正加紧进行武装营救人质的准备。648次班机被劫持的消息,通过埃及大使馆很快传到了埃及国内。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给马耳他总理打电话,要求马耳他政府千万不要给客机加油,不要让客机离开卢卡机场,然后连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研究对策。最后,穆巴拉克决定对被劫客机进行突袭,并不惜任何代价严惩恐怖分子。他命令埃及突击部队司令卡迈勒·阿蒂亚少将全面负责实施突袭计划,并指示将埃及政府的这一决定通告美国。接到营救任务后,阿蒂亚少将立即指示埃及“闪电”突击队队长巴克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与此同时,埃及政府突袭劫机者的决定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位于地中海的美国第6舰队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珊瑚海”号立即进入了戒备状态。另外,美国还派出数架F—18战斗机和E—2预警飞机进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空军基地,以准备当运送突击队的埃及运输机在飞往马耳他途中受到利比亚飞机拦截时进行支援。美国政府还决定派遣特种部队协同埃及“闪电”突击队作战,但遭到马耳他政府的拒绝。最后,美国派了3名反恐怖专家携带先进的电子探测仪随埃及突击队同行,充当技术顾问。
24日中午,在征得马耳他政府的同意后,埃及军队的2架C—130运输机在卢卡机场跑道的另一端安全降落,运来了25名埃及突击队员和有关的武器装备。由埃及突击部队司令卡迈勒·阿蒂亚少将率领的这25名突击队员,都是从埃及反恐怖特种部队精英——“闪电”突击队里挑选出来的。阿蒂亚少将到达卢卡后,立即听取了马耳他保安官员的情况介绍。突击队长巴克还察看了被害人质的伤口,断定是美国生产最新式的SK—82型手枪打的,掌握了劫机者手中的武器性能,同时,他还询问了伤者、乘客和空中小姐有关劫机者的相貌特征和年龄等情况,并对被劫客机周围地形做了一番侦察,然后提出了2个营救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往机上送饭送水的机会,几名突击队员化装成炊事员,枪藏在装食品的篮子里盖好,待进入机舱时突然开火,其他突击队员迅速冲上来投入战斗。第二方案是利用夜暗实施突袭,25名突击队员编成2队,即13人担负掩护和作为预备队,由他带领12人担任主攻突击队。巴克又把主攻突击队分为4个小组,他带领其中1组突击飞机左侧的舱门,这是最危险最艰难的一组,其余3组分别向机翼的3个紧急出口突击。
阿蒂亚少将经过反复推敲后,同意巴克的行动方案,但马耳他政府不同意利用送饭送水的时机采取行动,因此,突击队最后决定采取第二方案,突袭行动正式定在晚上20时。阿蒂亚少将当即将行动方案报告了总统穆巴拉克,并得到了穆巴拉克批准。18时,机长加拉尔趁监视他的劫机者上厕所的机会,及时报告指挥塔:客机机舱的前后门都已从里面锁住了,从外面无法打开,要进入客机只能通过货舱门。根据这一重要情报,巴克马上修正了袭击方案,决定他所带的突击小组改由货舱门攻击。
五、解救经过
24日20时15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正式下达了进行突袭的命令,突击队员迅速进入了预定待击区。5分钟后,在烟幕和夜色的掩护下,突击队员分4路向被劫持的波音737客机扑去。队长巴克以最快的速度接近了货舱门,不料舱门也从里面锁住了,突击队员按照平时训练时的要领将货舱门打开,队员穆达·克莱曼上尉首先冲了进去。这时,驾驶室仪表盘上的一盏小黄灯亮了,机长加拉尔意识到货舱门已被人打开,为了不使监视他的劫机者发觉,他顺手关掉了那盏小黄灯。突然,劫机者头目觉察到货舱里好像有动静,他掏出怀中的手榴弹冲入客舱,拉了弦就扔向货舱。手榴弹爆炸起火,货舱灯光熄灭,顿时浓烟滚滚,冲在前面的克莱曼上尉一条腿被炸伤了,倒在血泊中。其他突入的队员一边投掷烟雾弹,一边用自动步枪扫射。一时间,机舱内枪声大作,硝烟滚滚,乘客们乱作一团。劫机者趁机向人群中投掷了3枚手榴弹,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大批乘客倒在血泊之中。
寡不敌众的劫机者头目突然想起了机长,当他急忙跨进驾驶室时,只觉得脑后一阵冷风袭来,一下子扑倒在地;原来,机长加拉尔早就料到,劫机者头目这次出去回来必定对他下毒手。于是,他拿起消防斧头躲在门后。果然不出所料,当劫机者头目正要向他大开杀戒时,他用消防斧头朝劫机者头目的后脑勺使劲砍了下去,劫机者头目还未反应过来,人头先落了地。不一会儿枪声停止了,飞机燃起了熊熊大火,正在待命的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从四面八方一齐向客机扑了过来。一场营救人质的战斗仅持续1O分钟就结束了,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枪战中死亡的有57人,加上在飞机上被杀害的3名乘客,共计60人死亡,负伤接受治疗的有34人,这在所有的劫机事件中是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六、行动评析
对于埃及特种部队在马耳他的这次营救作战,各国反应不一。美国国务院在同一天就发表讲话,一方面对不幸死亡的乘客表示沉痛哀悼,一方面表示了强硬的态度;以色列政府也对营救作战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赞扬了埃及的特种部队;有的国家则指责这次营救作战得不偿失,有的则批评这次营救作战太过轻率,等等。总的来看,这次人质营救行动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总结。
(一)多方努力营救人质并得到了大国的支持
这次埃及客机被劫持事件尽管事发突然,但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马耳他政府在得知被劫持的埃及客机降落在本国机场后,立即通知了有关国家的大使馆,并连夜召集有关政府官员商讨对策,马耳他政府总理还亲自与劫机者进行谈判。在营救人质的过程中,美国、希腊、以色列、利比亚的大使和巴解组织的代表也纷纷赶到机场,从中斡旋,试图使人质获得解救。在埃及政府决定武装营救人质后,得到了马耳他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政府立即指示位于地中海的美国第6舰队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珊瑚海”号进入戒备状态,并派出数架F—18战斗机和E—2预警飞机进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空军基地,以防备来自利比亚的可能干预。同时,美国政府还决定派遣特种部队协同埃及突击队作战,因遭到马耳他政府的拒绝,最后只派了3名反恐怖专家充当技术顾问。
(二)突袭行动没有做到里应外合
如果在反劫机行动中能够做到里应外合,就能够大大减少人员伤亡,降低武装营救的难度。事实上这次反劫机行动客观上具备里应外合的可能,但由于缺乏耐心和足够的时间,在这一点上没有取得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机长加拉尔的沉着和冷静发挥了重要作用。机长加拉尔趁监视他的劫机者上厕所的机会,及时向突击队员报告了机舱内的情况,突击队长根据这一重要情报,及时修正了突袭方案。在突击队员突袭行动开始后,机长加拉尔躲在门后,在劫机者出去再返回之际将劫机者头目杀死,从而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
(三)对困难预想不足且突袭计划不够完善
这次反劫机行动尽管各方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结果不是十分完美,客机上9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共有60人死亡,34人负伤,成为到目前为止反劫机行动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因此这次行动也遭到有些国家的批评和指责。原因主要是对营救困难预想不足,对机舱内的情况掌握不够,计划制定的不够详细完善,执行起来太草率。另外,由于这次劫机者异常凶狠残暴,给营救作战增加了难度,使营救行动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学成)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