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一早,家住梅花街的广州市黄埔区经贸局局长杨家伟,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加入上班一族,直奔附近的杨箕地铁站而去。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拥挤,便到了区政府门口的大沙东地铁站。与几位相熟的同事会心一笑打过招呼,出得站来,清亮的阳光打在路边高耸的树冠上,心情好不惬意!
自从去年区里试行新的公车管理模式以来,搭乘地铁或公交车上下班已成为杨家伟的惯例。尽管身为经贸、交通、外经贸三个局的局长,像这样的出行方式,还是要占到他全年的1/3还多。
公车装配GPS终端
可实时生成公车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让监管部门“心中有数”
早在2009年12月,黄埔区就提出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公车管理的想法,得到了广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志佳的大力肯定和支持。次年4月,该区正式成为广州市改革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三大试点单位之一。在市纪委的指导下,黄埔区先后赴昆明吴江取经,再经过发放问卷、网上调查、专家论证,最终获得了全区科级以上干部88%的支持率,形成了以卫星定位+RFID设备为手段、集“科技、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公车管理新模式。
13日上午11时许,在黄埔区纪委的一台公车监控电脑上,记者随机调出“粤A735FV”,其用车人信息、行驶轨迹、原始记录立马跃然“屏”上。尤其在“提示总览”页面上,记者清楚地看到12月1日到当时的全区公务用车初始状态:出广东1次、出广州17次、出黄埔62次、超速提示11次、疲劳驾驶提示11次、停车熄火提示126次……看起来让用车人颇不自在的预警式管理,却尽闪人性的光辉,温馨的服务味儿越来越浓。
据现场监控人员介绍,安装GPS车载终端,能充分发挥卫星定位高精度、全天候、广覆盖优势,可实时生成公务用车的位置、速度、方向、时间和行驶里程等信息,相当于建立起公务车使用档案,让监管部门做到“心中有数”。而且,用车信息可一年内在线查询,超过一年的也可根据需要随时调出,等于在用车人面前竖了一条“高压线”。
管理软件监督用车
每周的公车使用情况,都会由区纪委在周一的全区例会上予以通报
这套系统通过RFID射频识别终端与现有电子工作证兼容,还能实时将用车人姓名、所属单位、部门、手机号等信息远距离传至管理平台。若碰到用车人忘记插入电子工作证,车载终端就会发出“蜂鸣声”和提示语音;另一边,监控平台亦会同步自动报警,把用车信息自动发送到用车人单位主要领导的手机上。区里还同步开发出一套管理软件,构建起与电子监察系统对接的全区公车管理信息平台。每周的公车使用情况,都会由区纪委在周一的全区例会上予以通报。
难怪区委宣传部的司机叶伟杰风趣地说,这套“组合拳”最大限度上堵住了管理上的漏洞,剔除了日常安排上的不合理成分,让“车轮上的腐败”断了电没了油。而且,发生紧急情况时还可以立刻应急调配使用,出现盗抢也能第一时间被发现。
区纪委副书记李小军告诉记者,随着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全区公务用车使用、监督、评价体系目前也已初步形成。据测算,今年区里每辆公务车的月行驶里程,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4.23%,油耗同期下降18.28%,路桥和停车费也同期下降了9.1%。
黄埔区区委书记陈小钢认为,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去探索公车管理创新,或是减少行政费用,或是减少交通压力,或是减少群众怨气,关键还应落实在“用”上。公车改革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取消或简单地减少公务用车,而应是遏止公车私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务用车的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绝不能牺牲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的行政效率,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广州推广“黄埔模式”
全市8282辆车安装北斗车载终端设备,公务拼车更常见了
广州市纪委常委江咏川透露,参循黄埔区以及市财政局、市城管局的试点经验,以“保障公务、便用便管、公私分明、运行公开”为原则,广州市在全市党政机关中推广健全“科技、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公车管理模式,出台了《广州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与黄埔区稍显不同的是,市里这次采取的建设方案是租赁利用北斗二代卫星定位技术,每辆车第一年花费1446元,第二年减为1419元,由于大幅度减少了油耗、路桥和停车费,除扣该系统安装及运行费外还节省了大笔款项,五年后整套装备收归市里,基本上实现了“多快好省”的目的。
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全市999个车属单位共计8282辆车安装了北斗车载终端设备。整体看来,公车管理系统运行平稳,系统记录数据基本准确,群众反映良好。
如今在广州特别是下属各区(市),平时去哪里办事,大家往往先通好气,能同一辆车去的尽量同一辆车去,搭地铁公交更方便的则搭地铁公交。“公务拼车”常见了,公车治理就见效了。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