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行业资讯

打造智慧城市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1-08-29 09:13:58 来源:泰尔网 责任编辑: luocaocps 收藏本文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许多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张志强和信息所李珊两位专家,与我们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发展中运营商的机遇与挑战。
媒体: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国内“智能城市”建设是否存在过热的苗头?


  张志强:从目前来看,确实存在过热现象,但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首先,众多政府倡导发展“智慧城市”,他们本身存在很多的共性需求。像国家倡导科技创新、提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等,这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不能遇到机遇一哄而上,也不能遇到障碍再纷纷退下,政府和企业要讲究策略。政府需要管好政策导向,做好引导性资金投入,等一定的研发成果见效时,进行必要的政府采购支持,来共促产业成长。其次,要看到各个城市的不同需求。内陆城市、沿海城市等各有各的特点,技术实力、经济水平、需求等都不同,因此,发展“智慧城市”时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做好自身最关心的应用,以共性技术拓展市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产业。这样,在过热中避免撞车、或尽量少撞车,以提升竞争力。


  李珊:新兴事物必然要经历发展历程,Gartner有一个新技术发展曲线,每个新技术在开始阶段都会有一个炒作高峰,大家蜂拥而至。过一段时间,会迎来一个下降的低谷期,这个阶段大家在冷静思考这个技术是否需要做,朝什么方向做。等大家都冷静思考确定方向后,随着市场需求酝酿,又开始攀升。“智慧城市”也将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近两年,大家对“智慧城市”处于认识阶段。未来,过了这个阶段,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本地特色,实现应用与需求开发的本地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政策。否则,很容易出现过热或者说撞车等情况。


  媒体:“智慧城市”的产业链非常长,很多技术应用涉及到大量的产业融合问题。比如手机钱包涉及通信行业和金融业融合问题;手机视频涉及到广播电视部门跟通信业的融合问题等,应该如何解决产业融合问题?


  李珊:智慧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产业融合。比如物流问题,它涉及到水路、航运、道路交通的联动问题,涉及到与工商管理部门、企业、地方政府的联动问题,“智慧城市”一个很好的优势是可以通过市政府层面在微循环方面打通一些行业在本地的壁垒。刚刚主持人提到的手机钱包、手机视频等涉及到全国市场,是需要打通主动脉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来运作、解决。


  张志强:产业合作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从政府来讲,要做好相关工作,例如对于行业信息源的开放程度,促进电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打破行业壁垒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和协调力度。在中国国情和体制下,最重要的是建立产业、行业间合理的商业模式,实现多赢、共赢。因此,可以先选择好试点行业或产业,取得经验后再扩展。


  媒体:当前,三家运营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都有各自的规划或者说算盘,某些地方竞争还非常激烈,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智慧城市”上,两位专家对三家运营商有何建议?


  张志强:我国引入多个运营商就是为了促进竞争、避免行业垄断,为百姓带来更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政府面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确实可能存在同质竞争问题,竞争最终应该交给市场来解决。谁进入早、识别早,谁抓住产业机遇了,谁的网络、服务和应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可能将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的地位。


  李珊:运营商应该在制定策略上注重差异化。当前,三大运营商在个人市场上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在“智慧城市”中,企业应该考虑异质竞争。不同运营商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劣势,应结合自身认识寻找市场机会、深入挖掘。智慧城市是一片蓝海市场,市场需求非常丰富,企业应该从广阔市场的角度分别发展自己的竞争实力。


  媒体:刚刚两位专家谈到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产业融合、行业竞争等问题,运营商在建设“智慧城市”中还面临哪些挑战与难题?应该如何解决?


  张志强:运营商存在被管道化的压力,相关的信息服务能力与ICT产业能力尚且不足,行业、产业间的合作开放的少而弱。要么进不去,要么进去了也做不了。而像IBM较早就关注到一些市场机遇,研究了交通、金融等行业的特色,并对不同国家之间的业务区别也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定制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而国内运营商还在自己之前较小的领域提供服务,在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走到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融合发展中挑战是要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这是解决自身产业融合和挑战的出路。同时,现代社会业精于细分勤奋,荒于粗犷嬉戏。行业要精于细分才能做深、发展,勤奋则体现出对行业的渗透。因此,运营商要考虑做哪些领域、考虑如何建立适合跨行业应用的社会需求等。


  再者,应用商业模式的挑战,如何形成用户、企业、政府等共赢的商业模式。“智慧城市”产业链长而宽大,应用是最上游,它是一个总开关。中国移动梦网过去探索了很好的应用模式,它让很多伙伴赚钱的同时自己也赚到钱。在“智慧城市”中,运营商业应该创造在多赢模式下、实现自身最好成长的模式。在整个挑战中,也希望政府给产业更多关注与政策支持。比如社保信息、路况信息等更多信息的开放,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包括一些产业的进入等。通过政府为运营商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李珊:运营商要打造开放、公平的合作平台,吸引各方合作者参与。因为运营商在网络运营上具有优势,但“智慧城市”需要运营主体有很强的集成能力,将网络、软硬件、终端等方方面面集成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而这些能力运营商暂时还不具备或者还在培养中。因此,一定要吸引各方面的公司参与合作,并给合作方提供开放、公平的合作平台。再者,运营商要加大在需求上的研究,要区分与深入探讨短期与中长期的应用与市场需求。在与韩国SKT的交流中注意到,在08年前SKT开发了很多智慧家庭应用,做了两年之后发现没有市场需求。因此,国内运营商一定要对市场需求有明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