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行业资讯

软件成为安防行业必争之地

2011-06-08 09:22:13 来源:cps中安网 责任编辑: yydcps 收藏本文
从国内一些大型平台技术标准,如“3111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电信的“全球眼”、网通的“宽视界”、教育行业的电子考场、交通行业的轨道交通以及多个地方标准技术标准来看,目前整个安防行业对平台产品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在技术不断更新与应用需求日益增长的双重推动下,安防行业在短短数年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

  在大型安防视频监控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采用什么架构,该架构既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存储,又能够便于扩展,同时还高效稳定可靠。以前的视频监控平台只要负责管好设备及用户信息就行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摄像机输出的不仅有视频信息,还带有很多视频智能分析的结果,这些智能视频的功能可能都需要平台去分析、处理,这将要求平台设备对智能业务能够很好地适应和支撑起来,以满足越来越强大的视频智能功能的发展。智能只是其中一种技术,还有网络传输技术如3G或4G技术的进展,都可能需要平台支持这些新技术的进步,以提供更灵活、更强大的功能。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戴勇告诉记者,索贝针对大中型视频监控提出了基于SOA目前最强壮、最高效、最具伸缩性和业务扩展能力的平台架构之一作为整体平台的框架,系统分为四层,每层采用总线或者服务进行控制交换和数据传递。平台从逻辑上主要包含设备控制层、服务层、协议层、功能层等四层。在视频监控中,监控数据是视频监控的基础,但是整个安防涉及的数据存放地域广,数据量大,数据所占用带宽大。怎么有效的解决数据的存储与访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一直是安防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大型跨域联网系统。另外,在大型的安防的视频监控的建设中,视频流的处理需要很仔细的规划,在视频监控中存在存储、直播、点播、迁移等业务流程,平台系统需要提供完整的资料管理解决方案,包括暂存资料和重要备份资料的检索、回放、迁移备份、编目、生命周期管理等,以及对前端众多品牌DVR、NVR资料的实时监看、检索、回放、迁移备份等。


  除了上述技术层面的考虑外,还有对市场的认识。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几年“单一的”监控平台软件厂家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是国内客户对纯软件产品的价格认可还需逐步培养,市场认可的价位较低,初期厂家利润较低。其次,平台产品具有行业属性,金融、交通、监狱、军队等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应用特点,这就加大了定制性开发的需求,想“一套产品包打天下”没有可能性。另外,统一管理平台成为“客户主流需求”,平台只具备视频监控功能将越来越不被客户认可,这就对平台软件开发商对整个安防行业各类功能产品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联网技术成为安防平台新的支撑点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人们愈来愈多地认识到利用新的技术,是能够有效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的。物联网的发展将对安防系统管理平台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推动管理平台对各种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各类传感技术的整合、传统安防应用的整合、智能分析业务的整合以及图像信息的整合等几个方面。


  近年来,由于平安城市建设、电力变电站、银行网点监控联网等对互联网需求的不断增长,打破了传统视频监控固守的狭窄领域、提出了全新的命题。以摄像头为信息的采集点,编码设备为信息数字化的变换点,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物联网”的第一步功能,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全面的IT化、互联网化,即IP化之后的架构、技术和系统。在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就明确提出将重点推动“首都城市应急管理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逐步建成以图像智能分析及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的全市应急管理物联网平台,将所有物品通过视频监控、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可视化、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成绩斐然


  监控管理平台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摄像机、报警传感等前端设备的信号经处理后通过IP网络上传至监控管理平台,由平台统一管理、控制及分发。逻辑上,监控管理平台需要实现所有设备接入与管理、用户接入与认证、各类安防监控资源的管理、业务功能控制以及媒体分发转发等功能。对用户而言,仅需登录监控管理平台,即可实现全网监控资源的统一调用和浏览。


  监控平台能适应用户的多种管理结构,能适应平台逐步建设的要求,从逻辑结构上讲,需支持以下两种架构:多层次树形级联结构,适用于垂直管理组织机构。即上级的安防监控中心可以监管下级的安防监控中心,但下级不能监管上级;网状平行域结构,即各安防监控中心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在区域内,可实现用户全网漫游,可实现跨管理中心的图像监看的直接路由获取,可实现各分管理中心与主控管理中心业务互相支撑。


  从监控平台厂商的角度来看,对于监控平台软件的这种发展趋势,需要从两方面来强化目前的工作。首先要提供稳定性高的核心网络监控平台。只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平台,才能建立网络监控业务的基础。为监控的业务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撑。其次要深入行业业务应用。各行业对监控业务的需求各不相同,将监控业务和现有行业业务模式相结合,并且结合该行业其他业务系统,是各行业和监控平台厂商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安防系统平台的软肋


  安防平台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仅有几年光景,相比其它一些拥有丰富平台技术积累的行业,如与通讯行业相比,安防管理平台产品尚在起步阶段,国内市场上还非常缺乏高可靠、高扩展的商用级或者运营级平台产品的出现。目前,不少平台产品实际上仅相当于软件实现的、民用级的可靠性水平,而未来产品必然出现商用级、运营级可靠性的产品出现。大部分用户在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时,往往考虑比较多的是要买多少个摄像头、竖多少根杆,而视频监控平台则经常由集成商包办,用户很少考虑平


  台的业务功能怎么去规划。对于纯粹的视频监控系统及视频采集点数比较小,只有几十路的系统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当系统规模达到成百上千路时,如果不考虑平台的规划就是十分危险的做法。


  安防产品的非标准化和监控管理平台的不足,在整个安防监控行业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已经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为此,安防监控产业迫切需要采用更标准化的建设思路,重新梳理产业价值链,尤其是需要一套可统一调度的多媒体监控基础管理平台,能够提供平台级SDK接口,降低业务开发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为合作业务的快速开发提供支撑。


  对于平台,最直接的要求就体现在开放性和兼容性上。标准化是提高平台兼容性的有效措施,采用标准化协议可避免不同设备间接口不匹配的问题,提高相互兼容度;而开放性则要求平台具备良好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完善的SDK,便于与其他系统实现对接。兼容性与开放性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未来:高清监控平台渐成趋势伴随着平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清监控系统的优势逐渐被用户所认可,从局部小范围建设向全局大范围建设转变,视频监控平台全面迈入了高清时代。


  然而,高清监控摄像机分辨率越大、清晰度越高,数据码流值也越大,一般都超过8Mbps,进而引起录像存储空间的成倍增加,对中心控制、管理软件和硬件性能的要求亦成倍增长,对记录视频图像的管理和事后分析的工作量也将成倍增长。同时,对与监控工作站的解码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清视频监控平台系统是安防系统的核心,作为整个系统调度和管理的中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给项目操作者提出了众多技术挑战,如高效率的编解码、海量数据的可靠存储、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等。


  高清监控平台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应用,还要为未来系统应用扩展提供基础。基于SOA的系统架构是IT领域中业务与技术多年发展和不断融合的智慧结晶,具有适应性强、可重用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新一代的高清安防监控平台需要在继承SOA理念上,结合高清监控平台系统的要求所构建。即以稳固的统一安防监控平台(USP)为基础,通过开放的安防集成服务总线(SIB)集成行业安防业务中间件与行业安防集成工具,整合构建出行业化安防监控平台(ISP)。在USP统一平台和ISP行业平台之上,提供面向行业的安防业务应用功能套件,并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和企业信息门户(EIP)融入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各行业管理系统中。今后,高清监控平台要面向行业应用,以平台为基础,构建行业化的安防监控应用平台,整合行业管理、生产数据、支撑行业安防应用。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