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实现,其中的关键就是核心算法程序(代码)的运行,对视频信号进行分析和运行,并输出相应的分析结果。那么在监控系统中如何构建一套拥有智能分析技术的监控系统?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目前安防行业中常用的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方式,并分析一下各个构建方式的优劣势。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监控系统中应用,目前主要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后端分析的方式,另一种是嵌入式设备分析方式。
方式一:后端分析方式
(图1)
如图1,采用后端服务器视频分析的方式,即前端摄像机DVS将视频编码后(H.264、MPEG4、MJPEG等视频格式),传输到后端的监控中心,由后端监控中心的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对各路视频信号来完成智能分析算法运算,并根据各种算法输出分析结果给用户。
方式二:嵌入式设备分析方式
(图2)
如图2,在监控前端,摄像机直接接入到智能网络视频服务器(模拟信号输入),该服务器是一台DSP嵌入式设备,即在该设备上直接完成智能算法的运算,分析视频图像,并通过网络将视频或分析结果传输到后端的监控平台。
从以上两种方式来看,整个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对比一下。
a)网络带宽占用对比
对于后端分析的方式,也成为纯软件分析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是采用计算机服务器来完成对视频的分析,那么也就是说前端所有的视频画面,均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后端的服务器才能实现分析。因此对网络带宽所承受的压力将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于几百甚至上千路的视频画面同时分析,那么无论是前端监控点还是后端监控中心,带宽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无疑增加了安装成本。
而采用嵌入式设备进行智能分析,其特点是在前端直接进行视频分析,并把分析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后端,也可以说是提取有用的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那么对于监控中心来说,无论是多少路视频画面,后端监控中心接收的是视频分析结果,或接收当前某一路智能分析触发报警的视频图像,即有智能视频分析触发后,再传输当前触发的视频,因此嵌入式智能分析设备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了对带宽的要求。
b)分析处理方式对比
后端视频分析模式,需要配套专用的服务器,通过借助计算机的CPU来完成智能分析运算,那么整个监控系统分析视频的能力则取决于服务器的运算能力,而与此同时CPU还担负着其他软件的同时运算(如windows操作系统),当需要建设一套大型的智能监控系统时,由于单台服务器的CPU处理能力有限,每台服务器只能处理有限的视频点,所以需要配置多台大型服务器来完成多路的视频智能分析运算,包括后期扩容。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