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行业资讯

关于红外夜视器材的思考与建议

2010-09-06 15:09:50 来源:CPS中安网 作者:lan 责任编辑: xiaolan 收藏本文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主动红外射线的用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入侵防范的探测介质,开始出现在安防行业的一些新兴的应用领域中。


  比如在当前日益广泛应用的视频监控领域,为了在夜晚自然光线照度不足的条件下,配合摄像机实现隐蔽而有效的夜视,出现了采用近红外光谱的红外线夜视补光射灯,其波长的典型值为0.808μm、0.85μm、0.88μm等。红外补光射灯的出现,使得摄像机可以利用其红外波段敏感的能力,在黑夜里比较清晰地观察到补光射灯覆盖范围内的图像,同时由于红外补光射灯的波长已经超出人视觉感光范围,所以具有入侵者不知道摄像系统存在的优点。


  但是,任何事物往往同时存在利、弊两面性。红外线夜视补光射灯在给我们带来优越夜视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相关的副作用:由于红外线夜视补光射灯的波长与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防范波束的波长重合,而为了提高摄像机夜间观察距离和清晰度,夜视补光灯光源增强红外光源发射功率--采用数十个大功率红外发射管的排列,其强度远远大于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发射强度,甚至还有采用更强功率的光源--激光。由此一方面形成了对于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最强大的人工干扰源(这种干扰源的影响是无法直接运用技术手段排除的),会引发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产生误报警或漏报警。另一方面由于此波长为人视觉不可见,人员无法察觉,从而不会引起人自主的反映性防范(避让等)动作。加上眼屈光介质对于波长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激光的吸收率较低,透射率高,且屈光介质的聚焦能力(即聚光力)强。强度高的可见或近红外光进入眼睛时可以透过人眼屈光介质,聚积于视网膜上。


  此时视网膜上的激光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提高了几千甚至几万倍,大量的光能在瞬间聚集于视网膜上,可导致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层温度迅速升高,至使感光细胞凝固变性坏死而失去感光的作用。这种由于过热而引起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是不能可逆的损伤,一旦发生将会造成眼睛的永久性伤害甚至失明。


  上述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红外线夜视补光射灯属于新兴产品,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行业或者国家标准予以规范,而各生产厂家仅仅从提升摄像机夜视照明距离、提高照明清晰度的使用角度出发行事,没有预期到产品会对于其他产品及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副作用。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不仅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管理法规,对于上述产品实施科学管理,比如参照无线电管制的方法,对于周界防范与夜视补光的红外线介质实行波长资源的区别和限制;而且要从行业发展高度出发,具有前瞻性的提出产品发展规划,系统性指引新产品开发的方向,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