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视频监控 >> 市场分析

安防新格局:监控与存储技术三重奏

2010-06-10 09:06:45 来源:IT168 作者:lan 责任编辑: xiaolan 收藏本文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飞速发展已经影响到各个领域,利用廉价的IP网络资源,完成对监控图像的动态实时传输,使人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在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时间(Anytime),都能够进入自己的系统中,随时得到所需的音视频及其他监控报警信息。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


  监控技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来,随着安防需求的急剧增加一直在飞速发展,从技术层面上化分,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发展阶段。


  第一代为全模拟监控,也叫闭路电视监控。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初期,十多年的时间一直主导着安防市场。大量应用在公安、银行、军工、交通、酒店等重要单位和部门。其特点是全部通过模拟方式将摄像机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视频分配和合成设备将一部分视频信号在电视机等模拟显示设备上输出,并通过磁带录像设备进行录像或保存。


  第二代为准数字监控系统,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以数字硬盘录像DVR为主,替代了原来的长延时模拟录像机,将原来的磁带存储模式转变成数字存储录像,解决了监控的模拟转数字录像和显示,集合了录像机、画面分割器等功能,跨出数字监控的第一步。


  第三代全数字监控系统,以嵌入式硬盘录像DVR为主,这是一种将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与微处理器和各种芯片集成在一起的嵌入式系统,它的特点是:不可修改,结构紧凑,脱离了PC的不稳定,但图像远传仅局限在局域网内传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目前,视频监控已经发展到了网络多媒体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存储技术


  安防监控技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模拟化、数字化、网络化。与之相适应,监控数据存储也经历了多个阶段:VCR模拟数据存储、DVR数字数据存储,到现在的集中网络存储,以及近期出现的云存储技术。


  SAN存储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应用


  今天,VCR已经基本被完全取代,DVR存储价格便宜、技术成熟、使用方便,通过遥控器和键盘就可以操作,但是由于其可靠性和共享性较差,目前广泛应用于小规模、分布式系统中。随着监控规模的扩大,在DVR模式下出现了扩展存储模式,即编解码器外挂存储设备,主要采用SATA、USB、SCSI等存储协议扩展,适合于中小规模的部署,监控视频数据通过RAID技术在可靠性上得到了一定保证。但该模式一般是直连的,不能共享且扩展能力较低,不适合大规模数据存储。
 


  为满足大规模监控项目需求,SAN存储区域网络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应用。SAN集中网络存储即存储系统部署在视频存储服务器后面,服务器连接编解码器,通过存储协议下载数据,写到存储设备上。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通过标准存储协议(SCSI、iSCSI、NAS、FC)连接,这种方式适合大中型监控系统。该方式中基于以太网存储模式(iSCSI、NAS)有更好的扩展能力和可管理性,可实现数据集中存储、空间统一管理共享,具备较高性价比。


  NVR流媒体存储技术


  IP网络存储方案以其高性价比在监控中广泛使用,但是这类方案有其天然缺陷,比如:存储服务器性能瓶颈和单点故障风险,循环覆盖造成的文件碎片和掉电短网引起的文件丢失、系统不稳定等等,这些问题在大规模的监控系统中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应用事故。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