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事故后失火的隧道就如同“倒下的烟囱”,内部高温能达到上千摄氏度,无法及时控制,就是一场灾难。为提高安全运营及救援保障能力,10日上午,厦门翔安隧道进行通车前的消防救援演习,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考验各方应对能力。
为了能够最全面、真实地体现隧道事故灾害,演练内容模拟了连锁事故:三车连环追尾,驾驶员被卡在驾驶室内,整车乘客被困车内,车辆油箱漏油起火,烟雾弥漫,交通中断……演习内容直接考验隧道管理人员、消防、交警、医疗等多部门的紧急应对能力。
现场监控系统自动报警
上午9时整,随着总指挥的一声令下,演习从连环车祸引发的大火开始进行。现场设在隧道五通端出岛方向700米处,“三车连环撞”导致火焰熊熊燃烧,浓烟瞬间充满隧道的半封闭空间。
此时,翔安隧道机电设备的高科技含量展现无遗:地面中控室的40路小屏幕+8块液晶屏组成的大荧幕上,100多个摄像头将隧道每个细节全面覆盖,没有任何死角。隧道起火后,这个监控系统自动识别火焰和浓烟图像,并自动蜂鸣报警。
为了防止不明情况的车辆进入隧道堵塞交通,隧道口两端的可变情报板内容更改为“隧道内发生事故,车辆绕道通行”,同时,厦门交通广播及时播报了“事故”情况,告知社会车辆绕道通行。
每25米就有7个喷头
随后,隧道广播响起,紧急疏散用的人、车行横通道全面打开,人员迅速从服务隧道撤离。排风系统和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已开始自动工作,浓烟很快散去。据了解,翔安隧道2个通风竖井安装了4台大功率轴流风机,行车隧道内还有39台射流风机,服务隧道内有20台射流风机。全开起来,隧道如同一台大型“抽油烟机”。
在喷雾灭火装置方面,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共设482个泡沫喷雾控制阀组和3374个隧道专用水成膜泡沫喷头,并安装了12800米隧道泡沫喷雾系统供水主干管。在“事故”发生的25米范围内,就有7个喷头。
多部门各司其职
为了模拟最真实的情况,所有演习参与部门都从“自家”出发,而不是等待在现场的“后台式演练”。在隧道管理人员先行处理时,交警、消防、120陆续赶到现场,
消防战士兵分两路:一路用路虎60雪炮消防车对现场排烟,同时设三组水枪,控制火势蔓延;一路派出5名消防队员,携剪扩钳和切割机将小车车门锯开,救出被卡在驾驶室中早已不省人事的司机,并用担架将其直接送上洞口待命的120急救车。
扑灭大火之后,工作人员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9时35分,演习结束
隧道遇火灾弃车时要留下车钥匙
隧道中的特殊情况,大致分一般事故、火灾两种。一般事故中包括塞车、车辆故障。
塞车时可以通过情报板、车道指示器了解信息,并听从指挥人员做好疏散;车辆发生故障时,尽量靠右停车、开启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100米处,放置车辆故障标志。车内人员需尽快报警,并在应急通道内等待,以免被其他车辆撞伤。
火灾是隧道事故中较难处理的一种,如果是后方车辆起火,司机不能停车,需按限速驶离隧道,确认安全后报火警。前方车辆起火,且火势无法控制时,司机应立即将车靠右侧停放,留出左侧作为救援通道,车上人员应立即下车逃生。另外,隧道火灾弃车逃生时,请将车辆熄火,留下车钥匙,带走贵重物品,进入应急通道;猫腰前进、用一条湿毛巾掩住口鼻是十分必要的。
全市隧道要提升安全配置
演习后,厦门副市长潘世建召集参演部门召开总结会。针对演习中隧道管理人员救援装备不足的问题,潘世建要求必须尽快改善这一问题,并要求今后在全市所有隧道中统一实行。
“翔安隧道是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安全运营方面也是全国典范。所以安全方面一定要达到国际标准。”潘世建说,“除了专业设备,管理人员还要到消防部门去培训,要具备一定资质。”潘世建还对隧道内车辆通行、提示标志提出要求。他说,除了准入车辆外,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危险品车辆要杜绝进隧道;隧道内部的提示标志要及时完善。
“假戏真做”
11日的演练出现了一幕 “假戏真做”的情景。
为力求真实,隧道中控室向120急救中心“求助”前并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告知对方这是演习。结果,几分钟过后,一辆急救车火速赶到现场,向现场人员询问:“烧伤的人员在哪里?”
虽然“浪费”了一次急救出诊,但这个小“失误”为演习增添了真实感,也让参演各方十分高兴。“急救中心的反应速度很快,完全符合要求。”
项目名片:
翔安隧道位于厦门岛东部,是连接厦门本岛和翔安区的跨海公路隧道,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条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最大断面的海底隧道。
隧道全长6.05公里,跨越海域约4.2公里。采用三孔隧道形式,两侧行车主洞各设3车道,中孔服务隧道为市政管廊、检修及逃生通道。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时(实际行车最好不要超过60公里/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