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500天”的到来,上海市不久前召开了世博信息化研讨会,无处不在的世博无线检测网、不放过一个可疑者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千米高空“俯瞰”所有世博园区的系留气球传感器、“隐形”的电子围栏……去年还曾停留在规划和纸面上的各种先进信息化技术,如今已“整装待发”。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上海世博会信息化建设将于明年全面启动,年内初步建成并开始调试,在世博会开幕
前正式启用。而在“后世博会时期”,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为市民生活继续服务。
“人脸识别”搜查黑名单
根据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万参观人次,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如何确保人员安全,是个严峻的挑战。据介绍,目前规划建设中的“世博智能视频监控网”,通过对视频覆盖范围内的物品和人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潜在危险,便可自动向监控系统发出警告。
比如,在园区入口,利用订票时观众提供的照片,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发现是否有人冒名持票入场,同时与后台人脸黑名单数据库连接,一旦发现黑名单人员或可疑人员,后台会自动报警,并通知安全人员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在园区内部,24小时“值班”的摄像头,如果发现监控场景中的物品被移动,计算机会自动检测出这个行为并报警,这样世博展馆内的重要展品,便不用担心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如此“智能”的监控系统,在世博会后也可以继续为上海市民服务。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产品总监梁笃国举例,通过智能视频监控,不需要警察人工巡逻,看有无违章停车,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违章车辆,并将其信息提交给管理部门,交通警察人员不足的压力将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
门票就是“无线跟踪器”
根据规划,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上海中心城区内将打造一张无线网络,实现真正的“无线城市”,而世博园区中的多项应用,更是离不开无线网络,RFID、3G、无线宽带,构成了一张无处不在、无缝覆盖的信息服务网。
记录参观者资料的RFID智能门票,便是一张随时随地“盯牢”观众的“无线跟踪器”。它通过无线方式与遍布园区的传感器不断交换信息,从而使计算机系统能了解“观众是谁”、“他现在在哪”、“他的同伴在哪”,目前园区内各场馆观众分布如何,一方面能及时疏导客流,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观众手机自动发送参观建议,避免长时间排队。
另外,记者从世博局信息化部了解到,一张遍布全市的无线监控网已经建成,且其覆盖范围已经精准到室内,与传统的GPRS定位相比,其定位精度缩小至5米,以此来确保一些重要嘉宾的安全。
除了RFID之外,3G也将在世博园区大放光彩。一进园区,观众的手机便可以自动接收到一份来自世博会提供游览建议图,告诉他最近的公交站点、餐饮店以及演出的情况。而中国电信推出的“移动全球眼”服务,则可以利用高带宽的3GCDMA手机,随时上网监控“全球眼”覆盖的范围,从而使工作人员不在指挥中心,也能随时了解园区情况。而覆盖5.28平方公里的无线宽带,则保证记者随时随地将拍到的照片和采访到的信息,迅速上传至编辑部,以便这些最新资讯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
上海世博事物协调局信息化部部长周卫东表示,世博之后,还将基于无线城市推出多种智能应用,比如智能交通建设,提供交通定位、导引等服务,让公众可以随时获取实时路况信息,掌握公交车目前的位置,从而科学合理安排出行。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