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名巡防队员配上警灯自行车等四种警用设备
国庆前夕,深圳福田中心区呈现出平安祥和的治安态势,市民群众工作生活出行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家园感。为了构筑国庆平安网,强化夜间防控,今年福田区1800名巡防队员配备了警灯自行车、对讲机、反光衣、强光电筒等四种警用装备。配备四种警用装备被称为福田治安“四小工程”。
日前省督导组和深圳市主要领导来福田调研迎国庆保平安中心工作,对福田区实施治安“四小工程”分别给予充分肯定。市委政法委发出政法动态简报推广福田治安“四小工程”,称赞福田区以“四小工程”推动群防群治,“小工程透出大智慧”。中央电视台在国庆前夕也专门报道深圳市福田区治安“四小工程”提高见警率和安全感的经验做法。
福田区委书记李平、区长张青山表示,福田中心区的特殊区位,要求我们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姿态,更大的努力,更实的措施,切实担负起迎国庆保平安保稳定的责任。福田基层治安要不断创新,适应精准化、快速化、便民化的要求。见警率和快速处置率一直是基层治安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我们要通过先行先试,实施治安“四小工程”,让群众可随时见警用警,提高市民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四小工程”提升见警率
福田区把迎国庆保平安作为重中之重,今年开年以来福田区五套班子下基层督导。他们倾听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剖治安难题。福田区推进基层治安防控改革,打破固定模式,花小钱办大事,实现效率优先便民优先。
福田特殊的经济结构对治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平安同时也是保增长。总部经济成为福田发展的突出亮点,目前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项目115个。CBD占地面积4.13平方公里,入驻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2家,国内外企业总部380家,金融机构总部或区域总部30余家。
福田作为人口高密度城区,要求治安适应快速化轻型化要求。每平方公里容纳了2.1万人,人口密度全市第一,机动车密度最高;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1.8倍,比例严重倒挂。暂住人口的住地月变更注销率达20%,务工人员的单位月变换率为10%。
福田区领导年初决定以香蜜湖街道辖区作为实施启动治安“四小工程”的试点。香蜜湖辖区位处福田、南山结合部,白天跨区的人车流量大,晚上却是人少、路多。加强白天控防,晚上警力不足;加强晚上控防,白天警情又应接不暇。怎么办?通过分析论证得出一个结论:辖区控防难,最难的是夜间控防,而夜间制约因素最大的是见警难。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民警轮休、正常勤务,夜间无法安排更多警力;另一方面是辖区路多、路宽,绿化带多,市政灯光不足,夜间视线不好,群众发现警力困难。
福田区对试点片区提出“白天要见人,晚上要见灯”的治安要求,要在提高夜间见警率上取得突破。福田区委区政府从人、财、物方面向治安“四小工程”倾斜。第一时间购买30辆自行车,车头加装警灯,车身喷涂报警电话,配发给巡防员使用。这种警灯采用低能耗的LED发光管,光源穿透力强,电池使用时间长。巡防员骑车在辖区巡逻,扩大了巡逻距离,解决了工作体力问题;夜间在十字路口、治安重点部位定点值守,加大了夜间见警率、可见度,解决了光线差、见警难的问题。
“警灯工程”:构筑闪烁防控网
“四小工程”极大地提升了治安效能。以盗窃汽车为例,去年全年香蜜湖派出所辖区共发生盗窃汽车案件37起。而自今年1月实施“警灯工程”以来仅发生4起,辖区还保持了1~4月份连续120天不发生盗车案件的控防记录。一些汽车难到达的夜间治安盲点,自行车行动自如,警灯闪烁,警衣闪亮。
在取得试点成熟经验后,5月福田在全区启动“四小工程”。给治安巡防队员们装上反光板和警灯的自行车、区域联网的对讲机、反光衣或发光衣、大功率手电筒,共四样小装备。全区共投入900辆警灯自行车,一辆不到1000元钱,既环保,又方便;对讲机由社会单位自行购置,反光衣、手电筒不到三四十元钱。就是这四件小小的装备,配备给上路的1800名巡防员,加上民警摩托车、警车上的警灯,一到夜间,福田就有上千盏警灯在闪烁。人走到哪里,灯就闪烁到哪里,对夜间有需要的群众来说,一个闪烁的灯光,就是一个闪烁的希望。他们也许不知道看到的是民警还是保安员,但感到的却一定是温暖和安全。
“警灯工程”构筑起闪烁的防控网,对犯罪嫌疑人构成心理威慑。900辆带警灯的自行车,如同900盏移动的警灯,驻守在全区重要路段、重点部位,构成一张闪烁的控防网,成为夜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仅全面推广的5月份,福田区群防群治力量就发现并抓获路面违法犯罪嫌疑人153人,在侦破“5·24”拉人上车抢劫案、“5·30”故意杀人案中,“四小工程”巡查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讲机工程”:架起区域联动桥梁
实施“对讲机工程”,架起区域联动的桥梁。尽管手机普及,但在治安防控过程中时有占线和信号弱等现象。福田区各群防群治组织纷纷推广使用对讲机。一些有条件的片区,包括华强北商圈、天安工业区、保税区,都建立了统一的对讲机网络,形成邻里守望、共同联防的工作格局。
华强北商圈日均人流量达到50万人次,这里商家云集,是深圳人气最旺、人流量最大、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最大的片区之一。实施“三定一包”后,片区内各治保组织在治安办的指导下,加强了门前治安控防,强化了与周边治保组织的联动,但由于各单位之间信息不畅通,影响了群防群治整体运作效果。
如何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呢?华强北治安办为商圈里的群防群治单位设立了两套对讲机系统。一套是治安办保安员点台,把93名保安员、3条巡段、16个值守点并网,形成治安办直管的对讲机网络;另一套是对讲机中转台,纳入辖区商家48个、保安员1280人,形成覆盖商业圈的对讲机网络,把孤立的治安力量联系到一起,扩大整体打击防范能力。
“反光衣工程”:点起治安防控星光
编织“反光衣工程”,点起治安防控的星光。公园、城中村巷道、社区小道、偏僻路段、天桥涵洞等治安薄弱部位,时常见警难,识警难。一些群众反映夜间见警难,主要原因不仅是夜间警力少,更是受夜间视线影响,见警困难。
针对这个情况,福田区在群防群治工作中推开了旨在提高见警率的“反光衣工程”。以沙头街道为例,辖区根据发案特点,初步确定了27个重点执勤区域,派驻巡防员以及物业单位保安队员定点把守。同时,福田区购买了反光衣和发光衣,作为在这些执勤点执勤的巡防员、保安员、治安员夜间上岗必备装备。27个重点执勤点纵横交错,覆盖了福荣路、福强路、滨河路、沙嘴路等4条主要干道的重要部位,巡逻队员身着这些反光衣、发光衣分布在各点上执勤时,衣服犹如警灯一样闪烁,群众需要报警时能马上从黑暗中找到巡逻的队员。
一件反光衣、发光衣,只是一个几十元钱的简单装备,但在对身处黑暗角落的受困群众来说,一个闪烁的灯光,就是一个闪烁的希望。实施反光衣工程一个多月,沙头所福强路路段刑事总警情下降33%,沙嘴路和滨河路段降幅则下降了50%。目前福田区大型社区统一配备反光衣巡逻,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手电筒工程”:照亮治安盲点盲区
夜里犯罪嫌疑人往往胆大包天,自以为爬水管、翻围墙、入室盗窃,别人发现难;公园作案,角落行凶,别人看不到。从治安控防的经验看,越是到夜间,越是发案高,控防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田区给夜间巡防员配备手电筒。福田区为在公园巡逻执勤民警配备了大功率的照明设备;沙头街道则更注重发挥手电的功效,专门出资为夜间巡逻的巡防员、保安员配备了强光手电。
有了强光手电,物业保安员用它不定时扫描楼宇外墙,看有没有可疑黑影。公园保安员用它随时扫描树林角落,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员,及时盘查。巡逻治安员用它随时看看路边的车窗有没有关,车内有没有贵重物品,要不要提醒车主加强防范。巡防员用它可以深入到隧道、涵洞、立交桥底以及路边小树林等部位巡逻,及时发现警情。
“手电筒”延伸了群防群治力量的巡查视线,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使阴暗角落不阴暗,罪恶黑手不敢伸。
家住皇岗公园附近的居民张成勇对记者说,“现在逛公园再也不用担心了。治安员的强光手电的作用真的很大,晚上在公园里用电筒一照,远处树林里情况清清楚楚。过去那些趁着夜色在公园里扒窃、抢劫的违法人员也不敢那么猖狂了。”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