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建成贵州省首个视频实战应用系统
【CPS中安网 cps.com.cn】 贵州龙里县公安局于2013年底完成天网工程实战平台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高清前端监控、可视对讲报警、视频存储、中心大屏以及视频共享平台、实战应用平台等内容,并率先开展视频实战应用建设,实施犯罪实时控制,即充分利用视频监控与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相结合,及时锁定嫌疑人、提高辖区犯罪破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群众认可。
省厅、市局等上级领导表示,龙里可视指挥调度应用的建设在贵州全省尚属首次,“龙里模式”易复制推广,为贵州省其他市州和区县可视指挥调度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应用背景:PGIS地图分署公安网、视频专网,无法对接
为实现警情、镜头、警力等资源在一张图上全部展示,天网工程实战平台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接PGIS系统,由于PGIS系统部署在公安网,天网平台部署在视频专网,两个网络存在物理隔离,而且依据公安部《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要求,公安网信息是不允许传递到其他网络的。因此,与PGIS地图对接成了本项目实施最大的挑战之一。
能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通过在视频网上搭建PGIS平台,仅提供底图数据和地址数据供实战平台对接调用,既确保公安内网PGIS平台资源的安全,又解决实战平台与PGIS平台对接问题?
此外,如何做到报警视频联动准确性和时效性也是项目的重大难题。警情处置对时效性的要求极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响应、处理群众报警。那么,借助视频监控如何才能够快速将警情发生地的视频图像推送到指挥中心,供民警核实警情、获取警情现场特征信息?
能否借鉴沿海城市优秀经验,在重要街面、核心区域等要害部位布建可视报警设备,采集设备经纬度坐标信息,接入到实战平台?这样既能实现视频报警在第一时间地图联动、视频联动、大屏联动,又能结合警力分布情况展示,通过350M数字对讲系统实现指挥调度的可视化。
典型意义:贵州省首个实战平台,实现“四个现代化”
龙里公安局积极打造“天网工程现代化、布警服务模式现代化、指挥情报体系现代化、网格布局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警务运行机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通过整合专职接处警队、行政办案队、刑事案件队、社区民警队,打破警种之间壁垒,并依托社区网格化、移动警务车、治安岗亭建设,实现“四警联动”,统一调度指挥,实施犯罪实时控制。
1、天网工程现代化,助力犯罪实时控制
全省第一个拥有了实战平台,实现四个可视频化,即报警定位可视化、街面警力分布可视化、警情现场可视化、处警过程可视化。同时,将原350M模拟对讲系统升级到350M数字对讲系统,真正实现了对警力的可视化指挥。
天网工程实战平台在可视化基础上按照接警快、反应快、处置快的要求,深入推进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依托天网工程、指挥调度平台、GPS定位和350M数字对讲系统,对街面巡防警力实行警力定位、点击调度、多轨联控、可视指挥,打破警种壁垒,提高了快速反应、合成作战能力,实现警情统一指挥调度。
2、视频巡逻实现犯罪实时控制无缝衔接
龙里公安局在指挥中心成立图侦大队,依托“天网工程”监控平台开展全天候、全时空视频巡逻防范;同时开展针对性、时效性的专业视频侦防,逐步形成超前预警、精确打击工作体系。同时,推动网上视频巡逻与街面巡逻的有效对接,视频巡逻人员与路面巡逻警力实时互动,街面巡防民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视频巡防民警,开展网上查询、网上查证、网上研判,视频巡防民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指令路面民警,做好接力跟踪、巡逻查缉、网下取证、适时抓捕。
将指挥与巡逻联动,按照接警快、反应快、处置快的要求,深入推进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依托天网工程、指挥调度平台、GPS定位和350M数字对讲系统,对街面巡防警力实行警力定位、点击调度、多轨联控、可视指挥,提高了快速反应、合成作战能力,实现警情“视频监控零时差包围圈”和街面警力“2分钟防控包围圈”。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cps-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